控制水温
适宜温度:冬季喝水水温以30℃-40℃为宜。这个温度接近人体体温,既能温暖身体,又不会烫伤口腔,食管黏膜,还利于肠胃吸收,像晨起喝这样的水温,可温和唤醒肠胃等器官,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。
避免极端:过冷的水,比如直接饮用冰箱取出的水火温度过低的生水,易刺激肠胃,引发肠胃痉挛,腹痛,腹泻等问题。水温过高(超过65℃),则会烫伤口腔,食管黏膜。
把握喝水时间
早起后:经过一夜睡眠,身体通过呼吸,出汗等散失不少水分,晨起喝一杯温水,可补充水分,促进新陈代谢,排除体内积累的代谢物,让身体快速恢复良好的状态。
饭前半小时:此时适量饮水,能滋润肠胃,增加饱腹感,有助于控制饮食,对于想控制体重的人来说是个使用技巧。
运动前后:冬季运动也会出汗导致水分流失,运动前适量饮水,能保证运动中有充分水分供应;运动后及时补水,但要小口慢饮,防止加重心脏负担。
睡前1-2小时:为避免夜间频繁起夜影响睡眠质量,可在这个时间段喝一小杯水,补充夜间身体所需要水分。
控制喝水量
按需摄入:正常成年人冬季每天饮水量大概在1500-2000毫升左右,但具体要根据个人运动量,饮食情况,环境等因素调整。比如运动量较大或身处干燥室内环境,就需适当多补充水分。
少量多次:不要等口渴才大口喝水,养成少量多次饮水习惯,每次喝150-200毫升,让身体保持良好水分平衡状态,更利于健康。
选择合适的饮用水
白开水:这是最健康,经济的选择,经过煮沸后,能杀灭水中的细菌等有害微生物,同时保留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,可随时饮用。
淡茶水:如红茶,黑茶等发酵茶泡出的茶水,茶性相对温和,在补充水分的同时,还能起到暖身,消食等作用,适合冬季饮用。但要注意避免睡前和浓茶,以防影响睡眠。